设为首页    加入收藏  
  新闻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是:> ·首页  > ·浦浩视界  > ·新闻动态  
 
“2025年世界投资者周”活动——科技赋能金融,智慧防范风险
发布人:浦浩投资 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2  已被浏览 119 次
 

 

“2025年世界投资者周”活动

 

 

 ——科技赋能金融,智慧防范风险

 

       为帮助广大投资者,特别是中小投资者,正确认识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,把握创新机遇的同时有效防范潜在风险,我们以“科技赋能金融,智慧防范风险”为主题举办了本次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。活动聚焦“科技和数字金融”、“人工智能(AI)”、“防范欺诈”三大核心议题,旨在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与风险识别能力。
 
以案释法:深刻认识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双刃剑效应---机遇与风险并存
       案例启示:AI量化交易平台的“滑铁卢”
       某知名对冲基金曾高度依赖其复杂的AI模型进行市场预测和交易。但在2020年3月疫情引发的全球市场极端波动中,其模型未能有效识别前所未有的市场模式,导致旗下多只基金在几天内净值暴跌超过30%,遭受巨 额损失。
        此案例说明:AI模型基于历史数据,无法穷尽所有市场情形,在“黑天鹅”事件面前可能完全失效,技术依赖存在巨大风险。
 
以案释法:全面了解创新工具:功能与局限性需并重
       案例启示:“跟投”大师的陷阱
       曾有某境外“智能投顾”平台,宣称其AI算法能精准捕捉市场时机。实际上,其背后的投资经理人为操纵算法,诱导用户在其清仓前大量买入特定股票,进行“拉高出货”式欺诈。当真相暴露,平台崩盘,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        此案例说明:工具背后的“人”的因素至关重要,投资者必须了解工具的底层逻辑和运营主体的诚信,不能盲目相信“黑箱”操作。
 
以案释法:谨慎辨别展业主体:警惕“李鬼”冒充“李逵”
       案例启示一:“金融网红”的违规带货
近年来,多地监管机构查处了多起“金融网红”违规案件。例如,某财经大V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数百万粉丝,其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,却通过直播、建群等方式,向粉丝违规推介具体的基金产品,并收取高昂的“咨询费”或从平台获得销售佣金。其推介行为夸大宣传、隐瞒风险,导致跟风投资者严重亏损。该大V最终因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被处罚。
       此案例说明:粉丝量和影响力不等于专业资质,凡是公开推荐具体产品并直接或间接收取费用的,都必须核实其是否持牌。
       案例启示二:“AI炒股软件”的骗局
       某公司开发了一款智投APP,宣称拥有顶尖AI技术,能够“精准选股”、“提示买卖点”,并承诺月化收益20%以上。大量投资者被其高科技外衣和高收益承诺吸引,投入资金。实际上,该APP并无复杂的AI算法,其推荐的股票多为庄股或随机选择,公司通过操纵后台数据、限制出金等方式,最终卷款跑路。
        此案例说明:凡是以“高科技”为名,承诺“稳赚不赔”、“保本高收益”的,极有可能是投资骗局。真正的持牌机构不会做出此类承诺。
 
以案释法:引导依法理性维权:远离“非法代理维权”陷阱
       案例启示:“代理维权”的反噬
       投资者张某因在某P2P平台投资受损,轻信了网络上“法律援助、全额追回”的广告。对方要求张某支付高额“服务费”,并让其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险合同等敏感个人信息。随后,该非法代理组织利用这些信息对张某的金融机构进行恶意投诉、骚扰,甚至冒用张某身份进行信用卡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。最终,张某不仅投资损失未能追回,反而陷入个人信息泄露和债务纠纷的更大困境。
       此案例说明: “非法代理维权”是披着维权外衣的新骗局,其真正目标是榨取服务费或窃取个人信息,投资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。
 
提升风险防范意识:勤勉调查与谨慎判断是必修课
        我们向中小投资者发出核心倡议,并通过上述案例反复强调:在决定投资任何AI相关概念项目,或在AI工具的辅助下进行投资前,必须做到勤勉调查、谨慎判断,我们呼吁广大投资者持续学习金融知识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倡导理性与长期投资,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。
未来,我们将继续关注科技金融发展动态,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、案例化的投资者教育工作,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贡献力量。

 
 

 

 

 

 
 

 

 
Copyright © 2015 上海浦浩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3177号-1   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172号
电话:021-63238028 地址:上海市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西楼31楼

合格投资者确认

尊敬的投资者:

感谢您访问浦浩投资官网!为了保障您的权益,本公司所有产品仅定向对“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”披露和开放。

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规定,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:

一、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:

1、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;

2、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。(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、股票、债券、基金份额、资产管理计划、银行理财产品、信托计划、保险产品、期货权益等。)

二、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:

1、社会保障基金、企业年金、慈善基金;

2、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;

3、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;

4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。

您用于投资的资金应为您合法拥有所有权和处分权的资金,且资金来源及用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。

请您比对以上合格投资者条件是否与您的情况相符。只有合格投资者,方可继续访问本站内容。

感谢您的配合!祝您投资愉快!

 

*如您对是否属于合格投资者有疑问,请查询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,或直接致电浦浩投资垂询